升格成為爸爸媽媽,是人生中非常重大的轉變。按理來說,經歷懷孕、待產的產婦才是最累、最需要照顧的,但現實中很多男生當爸爸後總是顯得很疲憊。
生孩子是一件人生大事,還暗藏許多風險,因此去醫院待產時必須有靠譜的家屬陪伴。
那麼,關於這個問題,螢幕前的你更希望生產時誰陪在身邊呢?我想,幾乎所有準媽媽都希望丈夫能陪在身邊吧,這才是最足的安全感來源。
但並非所有丈夫都能扛起如此重任的,比如這位丈夫就因不一樣的陪產而走紅,也被網友稱為「最懶」陪產老公,這是怎麼一回事呢?
「最懶」陪產老公惹爭議,霸佔妻子床位呼呼大睡
從圖中可以看出,待產的妻子正坐在一旁椅子上,一臉無奈地看手機。
而老公則「霸佔」著唯一的床位呼呼大睡。身上還蓋了一件粉色羽絨服,很顯然,這件衣服肯定是孕婦的,與此同時她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睡衣。
網友看到後紛紛替這位孕婦抱不平,在評論區中說道: 來醫院誰是主角不知道嗎?妻子在旁邊待產,你卻躺在床上呼呼大睡,實在太不稱職了,心太大!
但與此同時也有部分網友 表示理解,尤其是已經生過孩子的寶媽。
因為她們知道整個陪產的過程並不輕鬆,老公需要一天24小時準備著,時刻為孕媽發動做準備,晚上根本不可能睡好。
因此,白天如果孕媽身體沒有不適,把床位讓出來給老公休息一下,也並非什麼大事。畢竟老公不抽時間養好精神,晚上哪有精力照顧生產後的寶媽呢?
待產時老公在身邊,的確可以最大程度地給自己減少心理壓力,畢竟心態對產婦來說也很重要。
醫院陪產,家屬應該注意些什麼?
1)與醫生溝通好
提前與醫生溝通好待產及分娩過程中可能發生哪些情況,應該如何應對,這樣准爸爸們心裡有數,也可以打消內心的恐懼。
否則出現任何情況,都可能手忙腳亂,耽誤最佳時機。
2)提前瞭解分娩知識
雖然分娩不是手術,但整個過程卻艱難得多,對準媽媽的要求也非常高。
准爸爸要提前學習好分娩相關的知識和技能,爭取能冷靜應對突發情況,即使做得不好也不至於給醫生添亂。
3)與寶媽溝通生產計劃
分娩不存在完美方案,每個人體質不同,胎位與胎兒情況、骨盆大小,都各有差異。因此,醫生通常都只會推薦最佳選擇,但隨時可能會根據後續情況進行調整。
生產無外乎順產和剖腹產兩種,在遵從醫生的建議下,盡量滿足寶媽的想法,並與之商量B計劃。
准爸爸要判斷好A計劃的可行性,並隨時為切換B計劃做好準備,做妻子最得力的「助手」。
4)提前帶好各種證件
進入醫院待產需要很多手續和證件,因此准爸爸都要提前準備好,並幫助准媽媽整理待產包,查缺補漏。
除此之外,自己也要帶一身乾淨衣服,做好全面準備。
5)確認好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能力
這裡說的主要是准爸爸是否進產房陪產,這需要很強的抗壓能力,如果受不了一定不要勉強自己,以免到時添亂。比如暈血、心理素質差、未瞭解相關知識等,最好都不要進產房。
當然,准爸爸即使陪在產房外,也要時刻準備著照顧生產出來的孕媽和寶寶,千萬不可馬虎。
6)包容孕婦的惡劣態度
整個孕期由於孕激素的刺激,准媽媽的脾氣會變差,而待產時強烈的陣痛感又實在讓人難以忍受,因此很可能變得情緒暴躁。
這時准爸爸一定要學會忍耐,幫孕婦按摩緩解,即使妻子做了什麼過分的事,也不要太過計較,以免因小失大。
分娩對於准媽媽們來說,無外乎鬼門關走一遭,儘管現在科技進步了,但要承受的風險還是很多。
因此,作為孕媽的後備力量,准爸爸也要做好陪產的全面準備,給予妻子最好的精神和物質支持,迎接寶寶的到來。
周女士和老公結婚16年了,兩人卻一直沒有孩子,到處檢查也沒有什麼毛病,眼看著都要年過40了,如果再不懷孕真的是生不了了,還好周女士的老公對周女士一直很愛護,哪怕婆婆對周女士很不滿也影響不了周女士和老公兩人的生活,但是孩子已經成了周女士的一塊心病。
每天都為孩子的事情發愁,反倒是周女士的老公經常開導她。
為了要孩子周女士一直沒放棄調理身體,這天到醫院檢查身體,沒想到醫生說周女士像是有孕了,但是還看不準。讓一個月後來查。周女士提心吊膽的過了一個月,結果確認是懷孕了,這對於41歲的周女士來說真是天大的驚喜。夫妻每天都很小心翼翼,老公對周女士更是無微不至的照顧,恐怕有什麼閃失,因為這個孩子真的是來之不易。
在懷孕38周的的時候,周女士感覺肚子痛,感覺自己要生了,老公趕緊將周女士送到了醫院,周女士很害怕,老公也很擔心周女士,就主動要求陪產,就這樣周女士和老公在產房待了近24個小時,周女士本想是順產,但是最後還是剖腹了,因為年齡太大了。
當醫生將孩子取出來的時候,砰的一聲,周女士的老公先被推出了產房,原來一直緊張的神經看到母子平安後突然放鬆就暈倒了。
周女士在醫院住了半個月才出院,孩子很健康,讓夫妻兩人很是欣慰,這個孩子的到來驅散了周女士家裡愁雲,每天都是歡聲笑語的,夫妻兩人終於如願了。
而且孩子還很健康,這才是夫妻兩人開心的原因。